2007-04-30

Damon的贵州之行

关于Damon:

江西人。96届上交大管理学院毕业生,毕业后一年内获得司考证书和注会证书,令我惊叹不已。Damon从事投资管理,个人事业相当成功,已有自己的工厂,涉足多领域的投资。

关于我和Damon:

Damon是我在上月底在空手道课上认识的。因为我们住处很近,空手道课后经常一起步行回家,路上经常聊聊天,慢慢开始有些了解。Damon离沪赴贵之前,曾到他家坐了坐。Damon拿自己现身说法,让我受益匪浅。

关于Damon的贵州之行:

一次聊天,Damon告诉我4月21日-28日他要组织一些同学朋友前赴贵州贫困山区考察当地教育设施情况,而先前他已经为此事准备了三个多月。4月28日空手道课上又碰到Damon了,他刚从贵州回来,并答应将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和资料email给我。刚收到mail,整理了一下,贴在此处。

**********************************************************************************

4月21日到4月28日贵州山区小学访问小结

各位XDJM, 我们小分队于4月21日到4月28日期间分为两组,一组前往铜仁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一组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锦屏县和天柱县,访问了贵州山区十数所小学,收集了不少关于小学校教学条件、学生情况、代课人员的信息资料。 总体感觉是,大多数小学条件比较落后,其中部分小学尤其是教学点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学生处于极其恶劣的上课环境(危房、棚屋、简易桌椅等),老师或代课人员工作生活状况堪忧,让人看了感触颇多。譬如松桃县竹子山小学,共32名学生,老师一名(52岁,左腿残疾,月收入约人民币200元,平均每天收入0.7元,被当地称为“早餐教师”,意思就是连早餐都买不起的老师),黑板、课桌椅都很破烂,孩子们每天就在一个类似牛棚猪圈的棚子(见附件图片)里上课,光线很暗,苍蝇乱飞,狗乱钻,碰到糟糕的天气,风、雨就从前后左右灌进来,老师用破布擦黑板,树枝做教鞭,真不知道老师和这些孩子们怎么坚持下来的! 后面我们会整理出一份详尽的资料,大家届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资助对象,并欢迎多提建议。 谢谢大家! 
                                                                              杜/罗/龙/俞/冰

名词解释:

完小:
是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具备的小学,通常设立在乡镇这级,大多能有砖瓦教室,有课桌椅和黑板等基本设施,窗户玻璃不一定有。通常配备正式编制的教师,教师月收入约 1200元到 1500元。有一些特困学生。

寄宿小学:
贵州是贫困省份,山多,人口分布稀疏,本地教育经费不足无法就近设立小学,学生上学需要走很长的山路,为了集中教学资源来保证教学,当地政府按照一定的覆盖距离建立寄宿小学来降低学生翻山走路带来的安全问题并减少学生路上的时间。寄宿小学通常是完小,但提供基本学生宿舍,里面条件很差,有些被褥都用了几十年。由于名额有限和经济原因,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能进入寄宿小学。

教学点:
是相对完小而言,通常只有一个年级或几个年级,但不会有全部的年级,设立在村这级,和外界的交通极为不便,车辆往往无法直接开进去,要步行较长时间的山路才能抵达,大多没有正规教室,往往是借用村民住房或在村民房屋附近搭建作为教室,基本设施情况极差,课桌椅和黑板破旧不堪,由村民自制,部分教学点没有课桌椅和黑板,教室系茅草、树皮和木制结构,不能遮风挡雨。通常只有代课人员,月收入约200元到300元。学生大多贫困,很多是特困学生。

代课人员:
是相对于教师而言,贵州为全山区省份,当地耕地稀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部分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当地村民,由于身体条件原因或是对本村孩子的关心,留在村上的教学点给初小儿童上基本的文化课(数学、语文),通常一个老师教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年级,等到初小完成后,再将他们想办法送到较远的完小继续读书。代课人员通常为年迈或残障青年,不在教育系统的编制内,月收入约200元到300元。

为什么要有教学点?
答:教学点虽然条件艰苦,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由于很多村落处于群山之中,学龄在初小的儿童(7岁到10岁)无法翻山、过河、步行几个小时到完小来上学,如果不到相对较近的教学点来上课,就只能失学。

为什么要有寄宿小学?
答:很多村落通往外界的山路很不好走,孩子们如果每天走读,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并且,孩子们身体纤弱,也不适合每天上山、过河。有鉴于此,有些乡镇设立了寄宿小学,让小学生可以住在学校,但住校发生的费用给学生家庭带来很大经济压力。

**********************************************************************************Damon在贵州现场考察拍的一些照片我放到相册了

http://picasaweb.google.com/LitMu.C/Damon_Guizhou

**********************************************************************************

Damon发起活动之前的一些联络函:

**********************************************************************************On 4/3/07, meng du <meng.du@***.com> wrote:
各位领导:
我们小分队一行五人定于本月21日前往贵州进行一次为期7天的探访(28日返回),其间会访问贵州黔东南的雷山县、锦屏县、天祝县和贵州铜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四个地区的部分山区贫困学校,把这些学校的生存状况以及学校贫困学生的资料情况带回上海,看看我们大家以及大家周围的朋友能否为这些学校在学生资助、危房修缮、图书室设置、电教设备添置等方面做些我们在经济上力所能及的事情。
目前对我们这次活动表示支持的朋友有35人左右,包括我在国外工作的同学和一些外国朋友,希望通过咱们这次活动和今后若干年的后续活动,能让山区一些穷苦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小分队在贵州期间,除了收集情况资料和尽自己微薄之力来帮助当地学校之外,还会利用山区学校学生课余活动时间,给他们讲讲课(我同学张晓龙和唐劲草各自制作了份PPT教案,介绍大山以外的世界,内容很精彩,在此特对他们表示感谢),让那些可能连县城都没进过的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励他们好好读书,今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贵州省教委和下属教育部门会为我们这次活动提供当地交通上的便利支持,上海航空公司会为我们小分队本次出行提供上海至贵阳往返免费机票,并在今后我们的后续活动中继续为我们提供免费或者特价机票。
本次小分队成员如下:我本人、张晓龙、罗晶、俞佳和张冰,暂不接受其他人员的报名。
我想,这会是个长期性的事情,大家都处于事业刚起步的阶段,力量还很薄弱,不过,如果大家能聚集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坚持下去,若干年后我们再回首,一定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的精彩!
先报告到这里。
谢谢XDJM们的支持!
杜猛
2007年4月3日

**********************************************************************************On 1/4/07, meng du <meng.du@***.com> wrote:
呵呵,XDJM们都积极回应,余心甚慰。目前有连我本人在内的20位同仁对2007阳光活动表示支持,力量已颇为可观。
不过,Mimi和桓榕说到的"造血"和"授之以渔"可能会难度系数偏高,我们可以届时视情况而为,毕竟大家都要工作,这次出行可能也就10天左右的时间,在我看来,如果小分队能给当地的困难家庭带去一些实质性的资助(现金、物资等),再把一些急需外界救助/帮助的孤寡老人、小孩的信息带回到后方,由我们后方成员进行后续资助,这次出行就很有意义了,以后随着大家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再探索更好的帮助方式。
至于帐篷和被褥,我不知道是不是该买,我想,我们需要一次碰头会,把一些操作上的细节,象出行时间、目的地、交通、住宿、出行物资准备,都确定下来。我个人的理解是,当地县城或者乡镇会有招待所,大家应该不至于去睡帐篷,况且,出门在外,保证身体健康很重要,要尽量避免旅程中出现伤病员,所以,未必需要在旅程中把我们自己折腾得很苦,你们以为呢?
最好是大家周围有谁有过类似的经验,那我们就可以借鉴了。
欢迎更多的XDJM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阿蒙

**********************************************************************************On 1/2/07, meng du <meng.du@***.com> wrote:
各位,

已经进入2007年,在这里,我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利,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

最近一段时间,我和一些朋友在讨论2007年上半年组织一次贵州贫困山区之旅,去看看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当地的穷苦人家,帮助不在乎多少,可能只是几百、几千元的现金或者物资,对于那些贫困人家(据说有些人家的年人均收入只有200元,住的是不能再破的草房,只能喝污浊的地表水,全家人共穿一条长裤,......)来说,就会非常有用。

我以前,一直想着要等自己事业发达了再来做这类事情,最近想法开始改变,觉得即使是现在,自己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还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那些穷苦人家,关键在于要有实际行动,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想法的阶段,况且,一个人的力量相对薄弱,但如果几个人、几十个人联合起来,作用就会非常可观了。

有鉴于此,我现在向大家发这封倡议书,看看是不是有人愿意和我还有另几位朋友一起来做这个事情。目前的初步思路是:

1. 鉴于不少人会抽不出时间参加这次贫困山区之旅(约7到10天),可以组织一支小分队前往第一线,一方面,小分队成员可以直接带一些现金和物资给需要帮助的穷苦人家(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另一方面,通过小分队的实地考察,可以把更多的信息带回我们的后方。
注:现在各类组织充斥社会,举着救助贫困地区的旗号,却不乏欺骗之辞,而社会的捐助很多都最终落入中间环节的贪官污吏和经办人手中,能到达穷苦人家手中的寥寥无几,而我们自己去前线考察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又通过我们自己把现金、物资直接提供给当地需要帮助的人,效果应该会不错。
2. 有兴趣加入这次阳光援助行动却又抽不出空的人,留守在后方,为小分队提供后勤支持,并根据小分队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采购和汇款、汇物。
3. 贫困山区之旅的第一站可以定在贵州毕节地区,像赫章县、大方县,那里的一些村民生存状况据说惨不忍睹,让人潸然泪下。2004年感动中国的徐本禹,03年就是在大方县支教。
4. 设立专门的资金帐户,将帐户信息公布给大家。
5. 成立一个小型独立委员会,负责管理我们的资金,并定期公布账目,做到资金使用透明化。
6. 在小分队去过的地区设立我们的联络点,负责收集需要帮助穷苦人家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公布给大家。
7. 以后争取每年能有一次到几次这样的阳光援助行动,坚持下去,而且,相信大家的经济条件届时会越来越好,到十年后,估计我们已经有实力来做更多的事情。

上面的想法还很粗糙,有很多地方没考虑到,请大家多出主意,让它更有可操作性。

有兴趣加入"小分队"或者有兴趣作为"后方成员"的人,请尽快告诉我,我们可能需要专门的会议,把和这次出行相关的各项事宜一一落实。

欢迎更多的人和你们周边的同学、同事、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不管你身处何地,如果赞成我们的想法,请大力支持我们。

最后,把天涯论坛2004年那个关于徐本禹帖子的链接给出来,有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我前年看了很受感动,刚才又看了一遍,还是很感动。 http://article.tianyaclub.com/2004/20040907001.htm

大家要注意身体!

祝好!

**********************************************************************************

感言:

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在积极工作,挖掘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之余,也多将自己的视线往社会上的穷苦、弱势群体扫一扫。我很佩服Damon兄,有了想法就去做,而不是感叹和干等。

No comments: